搜索
专注、专业、专家
当前位置:
首页
-
-
-
群贤聚力 共话肝癌 | 2023年全国肝癌学术会议暨中国老年保健协会肝癌综合治疗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成功召开

群贤聚力 共话肝癌 | 2023年全国肝癌学术会议暨中国老年保健协会肝癌综合治疗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成功召开

  • 分类:公司新闻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4-01-30
  • 访问量:0

【概要描述】

群贤聚力 共话肝癌 | 2023年全国肝癌学术会议暨中国老年保健协会肝癌综合治疗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成功召开

【概要描述】

  • 分类:公司新闻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4-01-30
  • 访问量:0
详情

随着医学的进步,过去数十年我国肝癌人口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得到显著改善,但因社会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人口基数庞大等诸多因素,我国的肝癌疾病负担仍然严重。2023年12月22-23日,由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北京慢性病防治与健康教育研究会主办,中国老年保健协会肝癌综合治疗专业委员会、广东省抗癌协会承办的2023年全国肝癌学术会议暨中国老年保健协会肝癌综合治疗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在广州盛大召开,旨在加强老年肝癌领域学术交流,促进相关学科规范化发展。

点击查看“专委会”成立大会: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肝癌综合治疗专委会成立 张耀军教授当选主委(附全名单)

本次会议主题既立足临床实践,又聚焦学术前沿,来自国内众多顶级医疗机构的专家、学者们就肝癌相关领域的一系列热点、难点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和交流。会议内容涵盖了病例讨论、诊断筛查、治疗方式、肿瘤预防等多个维度,为参会者打造了一个全面了解肝癌领域最新进展的学术平台。


开幕式

12月23日上午,学术大会正式召开。开幕式由中国老年保健协会肝癌综合治疗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肝脏外科副主任张耀军教授主持。


▲ 张耀军教授主持开幕式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代理会长、法定代表人李明义(线上)首先祝贺大会成功召开,并对为会议付出努力的专家和组织者们致以衷心感谢。个体化治疗是当前肝癌领域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之一。同时,规范化管理也是提高肝癌诊疗水平的关键。希望本次会议能够成为肝癌领域的重要里程碑,为肝癌诊疗的个体化、规范化迈出坚实一步,也希望所有参会人员能够聚智献力、积极交流和分享经验,推动肝癌领域的科学研究和临床实践,加强跨学科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攻克肝癌难题,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和关怀。


▲ 李明义会长(线上)致辞

中山大学肝癌研究所所长、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肝脏外科主任陈敏山教授表示,肝癌的发病率近年来已呈上升趋势,且预后相对较差,为医学界带来了严峻挑战。面对这一挑战,医学界必须紧密团结,共同探索肝癌诊治新思路和新方法。本次会议的召开不仅是为了学术交流,更是为了推动肝癌治疗的发展,为行业发展提供助力,促进学术界、医疗机构和产业界的合作与交流,推动肝癌治疗技术的创新与应用,从而为肝癌患者带来更多的希望和福祉。


▲ 陈敏山教授致辞

中山大学医学部副主任、中山医学院院长、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匡铭教授(线上)表示,肝癌的整体防治工作任重而道远。本次大会可谓是一场学术盛宴,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在此发表真知灼见,内容囊括了肝癌综合治疗、手术治疗、系统治疗等诸多面,每一次的思维碰撞均可让参会的同道们获得新的体会,通过交流合作助力肝癌综合治疗的个体化与规范化发展。最后,匡铭教授代表中山大学医学部预祝会议圆满成功。


▲ 匡铭教授(线上)致辞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院长助理、医务处处长韦玮教授指出,作为国内领先的肿瘤防治中心,在众多前辈大咖的接续努力之下,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已经把肝癌多学科综合治疗打造成了一张闪亮的学术名片,在国内发挥出了引领作用。中国老年保健协会肝癌综合治疗专业委员会的成立,可以团结全国的专家学者,深入研究老年肝癌患者的特殊诊疗需求,以个性化、精准化的治疗方案来提高患者群体的治疗效果和生存质量。最后,韦玮教授代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预祝本次学术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 韦玮教授致辞

致辞环节结束后,由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甘肃省肿瘤医院、辽宁省肿瘤医院共同发起的“肝内胆管细胞癌研究协作组”正式成立。张耀军教授介绍,协作组成立的目的是促进肝内胆管细胞癌的规范化治疗,通过开展多中心回顾性/前瞻性临床研究,寻求治疗新策略。


▲ 肝内胆管细胞癌研究协作组成立

大咖论道

开幕式结束后,正式进入本次大会的学术报告环节,首先由大连医科大学第一医院谭广教授与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李坚教授担任主持。


▲ 谭广教授与李坚教授主持

陈敏山教授在《肝癌MDT的中国道路》报告中指出,肝癌治疗面临着方法多、学科多的现状。治疗方法包括切除、移植、血管介入、射频、化疗、靶向等10余种,涉及的学科包括肝胆外科、移植科、放射科(影像科)、超声科、肿瘤(内、外)科、消化内科、化疗科等近16个,而以治疗手段分科的体制使患者分散就医,容易用单一的方法反复治疗,且治疗效果并不令人满意,需要多学科联合治疗贯彻始终。每一位医生都应摒弃自己单一技术的狭隘观念,建立 MDT思维,才能从整体上提高肝癌的诊疗水平。


▲ 陈敏山教授作报告

匡铭教授以《肝癌局部消融治疗新进展》为题,介绍了消融技术在肝癌领域的前沿进展及最新动态。消融技术是肝癌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重点需要解决局部复发与远处转移的难题。临床上,No-touch技术有助于减少局部复发;微波消融作为新一代消融技术,具有更好的肿瘤控制率;合理化选择消融手段与精准干预有助于提高消融局部疗效。


▲ 匡铭教授线上作报告

第二部分由甘肃省肿瘤医院何科基教授、辽宁省肿瘤医院华向东教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周仲国教授共同主持。


▲ 何科基教授、华向东教授、周仲国教授主持

中山大学生命医学学院邝栋明教授在《肝癌治疗抵抗的免疫调控机制》报告中介绍,组织免疫微环境既是机体清除肿瘤细胞的战场,又是支持肿瘤生长和转移的土壤,是肿瘤研究领域的前沿热点。基于对肿瘤微环境的深入研究,免疫治疗已在抗肿瘤治疗领域取得了重大进展。然而,肝脏作为高度免疫耐受的器官,极大地限制了肝癌的免疫治疗效果。肝癌根据器官起源可以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肝癌,因此需要全面了解不同起源肝癌中肿瘤微环境的异质性,为肝癌的免疫治疗策略提供新的见解。


▲ 邝栋明教授作报告

韦玮教授以《外科视角下的肝癌转化治疗共识解读》为题,对《肝癌转化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21)》进行详细介绍。韦玮教授表示,《共识》充分适应了肝癌药物治疗的快速发展,其内涵丰富、指导性强,从外科视角而言,转化治疗应尽量选择高效、强力、低毒的方案;局部联合药物治疗的转化方案效果更好;适当的外科优选标准对于提高转化率非常重要。


▲ 韦玮教授作报告

随后,丹东市第一医院吴瑶强教授、陆军军医大学新桥医院郑璐教授、深圳市人民医院张育森教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梁英健教授分别就报告内容进行了讨论互动与观点分享。


▲ 吴瑶强教授、郑璐教授、张育森教授、梁英健教授参与讨论

第三部分由华润辽健集团抚矿总医院王江教授、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陈焕伟教授、甘肃省人民医院杨晓军教授共同主持。


▲ 王江教授、陈焕伟教授、杨晓军教授共同主持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沈顺利教授以《肝癌围手术期治疗的现状和未来》为题,重点介绍了辅助治疗在肝癌术后治疗方面的重要性及发展趋势。报告指出,行肝癌手术切除和消融术后,患者DFS和OS率现阶段仍不尽人意,在中国临床实践指南中推荐辅助治疗以减少复发、延长生存。TKI单药用于辅助疗效不佳,而免疫疗法则显示出一线希望,多种机制显示免疫联合靶向药物可能带来新的发现。除此之外,还有多项肝癌辅助治疗研究正在进行中,有望为辅助治疗方案带来新进展。


▲ 沈顺利教授作报告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张嵘教授作了《肝癌综合治疗影像学疗效评价》报告,分析了不同影像学手段在肝癌治疗中发挥的作用及临床价值。报告指出,了解肝癌不同治疗手段的特点,从而有针对性进行影像分析,才能准确评估疗效,应重视平扫图像,特别是磁共振T1WI。除此之外,放射治疗后病灶可以呈原强化模式,临床中需动态观察,避免过度治疗。


▲ 张嵘教授作报告

随后,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高恒军教授、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乐平医院王军华教授、烟台毓璜顶医院孙世杰教授、梅州市中医医院周臻涛教授分别就上述报告内容与互动讨论及观点分享。


▲ 高恒军教授、王军华教授、孙世杰教授、周臻涛教授参与讨论

专题会

专题会环节由张耀军教授与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陈焕伟教授共同主持。


▲ 张耀军教授与陈焕伟教授主持

系统治疗的发展、局部治疗的进步以及综合治疗的深入,改变了肝细胞癌(HCC)整体治疗格局,患者总生存期(OS)不断延长,研究者们也在持续探索各种治疗手段在HCC不同治疗时机的潜在价值。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徐立教授在《拨云见日 与时偕行——晚期肝细胞癌一线治疗策略》报告中指出,以免疫为基础的联合治疗已成为uHCC一线治疗基石方案,免疫治疗也已成HCC二线治疗基础方案之一,有效改善患者长期生存,而一线免疫治疗进展之后的治疗尚在探索,维持免疫治疗部分患者仍可能获益。


▲ 徐立教授作报告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周仲国教授作的《原发性肝癌诊疗指南解读》报告指出,《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的制定是为了进一步规范我国肝癌诊疗行为。新指南结合中国国情,纳入多项中国研究证据,是一部富有中国特色、更贴近国内临床的实用性指南。对于晚期肝癌的治疗,新指南基于循证证据提供更多系统治疗选择,如信迪利单抗+贝伐珠单抗类似药、多纳非尼、卡瑞利珠单抗、阿帕替尼等。


▲ 周仲国教授作报告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肝脏肿瘤中心陈锦章教授作了《2023肝癌系统治疗进展》报告。肝癌的治疗任重道远,靶免联合治疗作为主流的治疗方案,在中晚期肝癌病人中带来不错的局控率和生存获益,但是ORR、OS仍然差强人意。双免疫联合疗法或ICI+ICI组成的双抗(如:PD-1/PDL-1+CTLA4、PD-1/PDL-1+Tigit、PD-1/PDL-1+IDH1......)加或不加TKI可获得不错的疗效,未来前景可期。


▲ 陈锦章教授作报告

名家论坛

下午13点30分,本次盛会的“重头戏”之一“肝胆肿瘤名家论坛”如约拉开帷幕。会上,手术治疗、免疫治疗及防治筛查等领域的名家大咖围绕各自深耕领域,传授临床经验、分享行业思考、总结领域现状、展望学科未来,为与会同道呈现了一场兼具学术性、创新性及实用性的精彩盛宴。
论坛主席陈敏山教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梁力建教授、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周杰教授、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刘超教授分别致辞。


▲ 陈敏山教授、梁力建教授、周杰教授、刘超教授致辞

致辞结束后,正式进入论坛的学术报告环节,首先由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元云飞教授与福建医科大学孟超肝胆医院曾永毅教授担任主持。


▲ 元云飞教授与曾永毅教授主持

福建省立医院邱福南教授在《任重道远,胆道癌围术期治疗新进展》报告中指出,新辅助/转化治疗为不可切除或边界可切除BTC患者带来了希望和曙光,拓展了BTC的手术指征。新辅助/转化治疗应联合化疗、靶免、HAIC和放疗等多种手段,发挥多学科优势,消除外科意义和肿瘤学意义上的不可切除,提高BTC肿瘤手术切除率,达到延长患者生命、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目前,针对胆道肿瘤围手术期的新辅助和辅助治疗多个临床研究正在进行中,未来会有更多模式协助临床研究的开展,扩大患者的获益。


▲ 邱福南教授作报告

随后进入专家对话环节,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陈焕伟教授、福建省肿瘤医院胡育斌教授、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林泽伟教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唐云强教授、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徐浩教授分别就“怎样看待IO联合化疗在潜在可切除胆道癌转化治疗的应用”议题,进行了精彩讨论。


▲ 陈焕伟教授、胡育斌教授、林泽伟教授、唐云强教授、徐浩教授参与对话

第二环节,由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李升平教授与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殷晓煜教授共同主持。


▲ 李升平教授与殷晓煜教授主持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邱妙珍教授作了《免疫时代下胆道癌系统治疗的新思考》报告。报告指出,TOPAZ-1是BTC领域10年来全球首个显著提升晚期BTC患者OS获益的Ⅲ期临床研究,也是目前唯一取得OS、PFS、ORR“三阳性”结果的BTC一线Ⅲ期临床研究,开启了免疫联合方案一线治疗的新篇章。Durvalumab联合GemCis成为晚期BTC标准一线方案。胆道癌的精准靶向治疗(FGFR2、 IDH1/2、HER2、BRAv600E)也为晚期BTC患者的后线治疗提供了更多选择。


▲ 邱妙珍教授作报告

随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陈静琦教授、广东省人民医院林叶教授、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王巍教授、深圳市南山人民医院陈斯聪教授、东莞市人民医院李壮华教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许丽霞教授分别就胆道癌系统治疗的相关热点及难点进行了交流互动。


▲ 陈静琦教授、林叶教授、王巍教授、陈斯聪教授、李壮华教授、许丽霞教授参与对话

第三环节由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郭荣平教授与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万云乐教授共同主持。


▲ 郭荣平教授与万云乐教授共同主持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郭文波教授作了《厚积流光,肝癌局部治疗联合系统治疗新进展》报告。报告指出,肝癌的多药物、多模式联合治疗将是未来趋势,现阶段已有多项小样本研究显示局部+靶免良好的疗效,多项国际Ⅲ期三联疗法的研究正在积极探索中。以免疫为基础的局部联合方案显示出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显示三联方案的疗效优于双重方案(TACE+免疫或TACE+靶向)。


▲ 郭文波教授作报告

随后,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邓刚教授、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潘明新教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麦聪教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张振峰教授分别就“在无法行根治术的中期肝癌中,如何看待TACE联合系统治疗的应用?”这一话题进行了互动讨论。


▲ 邓刚教授、潘明新教授、麦聪教授、广张振峰教授参与讨论

第四环节由国家癌症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车旭教授与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韦玮教授共同主持。


▲ 车旭教授与韦玮教授共同主持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李启炯在《探索治愈,早中期肝癌治疗新探索》报告中指出,原发性肝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2020 年全世界新发病例905677例,我国新发病例占比超过45%(410,038例),目前是我国第5位常见恶性肿瘤及第2位肿瘤致死病因,而且初治时七成为中晚期,绝大多数已不宜首选手术切除,5年生存率仅12.1%。因为对“可切除肝癌”的定义在东西方之间存在较大差别,导致新辅助治疗与初始不可切除肝癌的转化治疗之间存在一定程度上的重合。因此,加强围术期治疗,是改善患者预后的重要手段。


▲ 李启炯教授作报告

随后,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李川江教授、广东省人民医院刘宇斌教授、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李坚教授、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邱际亮教授、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李洋教授分别就“怎样看待不同系统治疗方案在可切除HCC转化治疗中的选择?”这一话题进行了观点分享。


▲ 李川江教授、刘宇斌教授、李坚教授、邱际亮教授、李洋教授参与讨论

第五环节由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林丽珠教授与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张耀军教授共同主持。


▲ 林丽珠教授与张耀军教授共同主持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陈锦章教授以《日新月异,肝细胞癌的机遇与借鉴》为题,分享了HCC免疫治疗新靶点与免疫联合的发展趋势。报告指出,大量新通路/靶点被发现并进入各期临床研究阶段,但由于HCC具有多样性的遗传变异和异常信号通路,单药治疗难以在现有标准治疗方案基础上实现更大获益,未来发展趋势将是不同药物的联合应用。新型免疫治疗方法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在临床试验中显示出一定的疗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过继细胞疗法生产成本高、肿瘤疫苗疗效仍有限等,期待在不久的将来,为患者提供更有效和个体化的治疗选择。


▲ 陈锦章教授作报告

随后,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董敏教授、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王恺教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徐立教授、香港大学深圳医院徐志渊教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杨贤子教授、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张剑文教授、深圳市人民医院张育森教授分别就“克服HCC耐药或提高应答治疗应答率,路在何方?”为题,发表了自己的见解与体会。


▲ 董敏教授、王恺教授、徐立教授、徐志渊教授、杨贤子教授、张剑文教授、张育森教授参与讨论

最后,论坛主席、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郭亚兵教授总结道,本次学术会议汇聚了国内肝癌治疗领域的顶尖专家和学者,共同探讨肝癌综合治疗的最新进展和研究成果,分享了成功经验,讨论前沿技术和创新研究成果。会议通过学术报告、专题讲座、病例讨论等多种形式,促进了各学科的交流与互动。同时,也要感谢所有为会议付出辛勤努力的工作人员,感谢各位专家、学者和与会者的支持和参与,齐心协力为肝癌治疗的进步贡献力量。


▲ 郭亚兵教授做会议总结

分论坛

12月23日下午,还有“肝癌综合治疗全程管理MDT论坛”与“刀尖上有声的艺术”两场分论坛同步召开,内容涵盖了中晚期肝癌系统治疗换药时机探讨、免疫检查抑制剂相关肺炎病例及处、腹腔镜胰腺手术视频展示、临床案例分享、手术专题、菁讲荟萃等诸多主题,让参会者在学术的交流与碰撞中获得灵感,开拓眼界思路,学习临床经验,满载成果而归。


▲ “肝癌综合治疗全程管理MDT”论坛集锦


▲ “刀尖上有声的艺术”论坛集锦


推荐阅读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肝癌综合治疗专委会成立 张耀军教授当选主委(附全名单)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相关推荐

调用

发布时间:2022-07-05 14:23:11

专注创新

咨询热线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劲松三区甲302号华腾大厦1901室

在线客服
客服热线
010-87723212 010-87723212
服务时间:
9:00 - 17:00
客服组:
在线客服

Copyright © 2022  北京专注创新科技有限公司